第501期:《浙江理工大学报》
浙江理工大学:第501期:《浙江理工大学报》
  • 定了!新一年浙理这样干!

    摘要:定了!新一年浙理这样干!—— —我校召开2018年工作部署会   本报讯(党委、校长办公室)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3月5日下午,我校在行政楼二楼报告厅召开2018年工作部署会。学校党政班子成员、现职中层干部等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书记吴锋民主持。  校长陈文兴对2018年工作进行了部署。首先,他对2017年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并指出,学校2017年十项重点工作基本完成,其他工作也取得了标志性的成果,这是全校理工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他从七个方面对2018年工作进行了部署:一要加强党的领导,开好第三次党代会,全面加强党的政治、组织、思想建设;二要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实施国际化2. 0升级版及产教融合发展工程;三要聚焦发展目标,大力推进省重点高校建设、学科和学位点内涵建设,提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四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改革校院两级管理、岗位考核分配、职称评聘等制度机制,推进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五要深入查补短板,加大人才引培力度,实施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六要巩固教学中心地位,做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加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力度,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七要服务广大师生,切实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民生工程,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神等工作。  陈文兴指出,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两个高水平”浙江建设部署,围绕教育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强省建设的战略要求,为把学校建成位列全国百强的特色鲜明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吴锋民作了讲话。他希望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陈文兴校长的工作部署、学校党政工作要点及自身实际情况,做好2018年工作的谋划,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结合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他对做好2018年工作提出了三点希望和建议:一要保持定力,深刻认识学校发展新方位。理清学校发展逻辑、战略逻辑、治理逻辑和技术逻辑,紧扣教育发展的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以提高质量为主题,以调整结构为主线,精心谋划,走好内涵发展道路,深入推进重点高校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二要深化改革,谋划“五个浙理”发展新目标。抓住机遇、主动作为,努力建设“创新浙理”、“活力浙理”、“开放浙理”、“幸福浙理”、“清廉浙理”。三要狠抓落实,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努力补齐人才、资源、能力三大短板,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着力提升学习力、执行力、领导力,以新眼光把握新机遇、以新思路谋求新发展、以新方法解决新问题。  吴锋民强调,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关键之年。要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推进党建工作和学校中心工作的融合,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站在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的征程上,全校教职工要聚焦发展,深化改革,狠抓落实,稳中求进,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内涵发展,不断凸显人才培养的特色,不断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的局面。

  • 中央电视台连续报道我校

    思政教学改革、丝绸创新等工作

    摘要:中央电视台连续报道我校思政教学改革、丝绸创新等工作   本报讯(党委宣传部)1月14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两分多钟的单条新闻《浙江:盘活思政课程,构建思政大机制》,其中重点报道了我校创新思政教学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打出了一套思政工作的“组合拳”。  报道首先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艳娟老师的“弹幕课堂”为例,介绍了浙江省创新思政课堂教学的做法。在王艳娟老师的思政课上,学生利用手机将观点、疑惑弹幕到PPT上,老师即时答疑解惑,开辟了师生、生生互动的第三条通道,给学生即时、灵活、生动的课堂体验,强化了课堂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采用弹幕课堂增进课堂互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的做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多年来,我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教学改革,进行信息化教学实践,建设了国家资源共享课、SPOC网站的翻转课堂、精品网络课程等。  此前,有关我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探索,备受关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浙江卫视《新闻联播》等都曾大篇幅进行专题报道,多家权威媒体也进行了报道宣传或转载。  除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弹幕课堂”,当晚的《新闻联播》还报道了我校国际教育学院的“红色手绘地图”和建工学院的“中共会址模型”。  1月30日,CCTV 7《乡土》栏目以半个小时的时长专题报道了我校创新传统丝绸产业的做法,展示了我校尖端丝绸科技,也对我校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织锦技艺传承及创意设计研修班”、校丝绸博物馆进行了报道。  我校李加林教授的数码仿真丝织技术用有限的色丝表现出织锦的丰富色彩和明暗对比的效果。他的作品曾多次作为“国礼”,由国家领导人赠与重要外宾。在采访中李加林表示,“真正要使工艺美术包括某一些技艺保护下来,我认为创新是一种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节目还对我校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织锦技艺传承及创意设计研修班”进行了报道。2017年10月,我校承办了由教育部和文化部主办的织锦技艺研修班,共有来自浙江、江苏、四川、广西四省的20名学员相互探讨织锦技艺,其中包括非遗技艺的传承人、丝绸博物馆和织锦研究所的主要负责人、织锦和提花企业的总经理和董事长。研修班的成功举办对于提升我校学科与专业建设水平、丰富学术积累、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传承和创新能力具有借鉴意义,也为国内丝绸行业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技艺交流和文化合作的桥梁。  我校材料与纺织学院、丝绸学院党委书记祝成炎表示:“全国的学院通过这样一个平台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也知道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怎么来做好这个工作。其实非遗是活性的而不是死的。所以我们要创新,学生应该在这方面得到很多启发。”  节目中,我校服装学院时装表演专业的学生穿着邵官兴的杭罗和李加林的织锦旗袍,进行了完美演绎,为节目增添了一丝靓丽的色彩。节目还多次拍摄了我校丝绸博物馆,展现了博物馆内陈展的大量珍贵的国礼,包括第一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G20礼服以及丝绸史料、手迹、品种、机械设备等展品。

  • 我校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培训班

    摘要:我校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培训班   本报讯(党委组织部)1月18日下午,我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学生活动中心小剧场举行。校党委书记吴锋民作动员讲话,校党委副书记程刚主持开班仪式。全校中层干部、“双高双强”型年轻干部、科级干部、党外代表人士、各二级单位工会主席、教工党支部书记、组织员参加本次培训。  吴锋民讲话表示,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学校党委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学校各级党组织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迅速行动,专题部署,层层传达,通过以上率下学、营造氛围学、联系实际学,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进一步增强了全校师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他指出,中层干部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既是学习贯彻的主体,又是学习贯彻的组织者、推动者。大家要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上走在前、作表率,通过专题辅导、观看电视专题片、分组研讨、个人自学、理论测试、交流总结等形式,认认真真开展系统深入的学习。  对全体参训干部,吴锋民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学深”,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持续提升思想之力。要准确把握新思想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真正让自己的能力水平与新时代要求相适应。二要“弄懂”,注重破解发展难题,寻求学校发展之策。要在瞄准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省战略中,不忘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认清形势、找准差距、精准发力、补齐短板,以超常规的思路、办法和政策,扎实推进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三要“弄通”,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不断书写奋进之笔。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知行合一强本领,言行一致做表率,真抓实干求实效,把学习引向深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努力开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局面。  开班仪式后,省委教育工委讲师团专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原副校长、巡视员、博士生导师郑仓元教授作题为《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首场辅导报告。他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怎么产生的、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指导实践三个方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了其时代背景、怎样准确把握其思想内涵和理论贡献、如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整场报告视野开阔、分析透彻,既全面系统,又重点突出,既有理论上的深刻阐释,又有实践中的提炼升华,为大家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启发。  3月14日下午,培训班第二讲举行。省委教育工委讲师团专家、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管理学博士兰建平研究员作辅导报告。报告会由校党委副书记程刚主持。  兰建平做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奋力推进“高水平”建设》的主题报告,围绕认真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十九大:开启中国新时代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主线,从“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到现代经济增长模式”、“创新型经济的现代选择及其热点问题”和“创新驱动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未来思考”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并对浙江贯彻十九大精神提出的战略部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整场报告视野开阔、分析透彻,既全面系统,又重点突出,既有理论上的深刻阐释,又有实践中的提炼升华,为大家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启发。

  • 孔子学院师生欢庆中国新年

    摘要:孔子学院师生欢庆中国新年   本报讯 农历新年前后,我校毛里求斯大学孔子学院、苏里南大学孔子学院相继举办了春节联欢会和周年庆祝活动。孔子学院的学生在中国老师的指导下,唱中国民谣,读中国古诗,跳中国舞蹈,这一系列活动使师生和当地民众更加了解中国,感受到了中华文化魅力。

  • 我校召开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
    我校新认定一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摘要:我校召开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我校新认定一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本报讯(科研院)1月18日上午,浙江理工大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在行政楼二楼报告厅举行。浙江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盛世豪、党组成员、秘书长谢利根、科研管理处调研员涂尚建、校党委书记吴锋民、校长陈文兴、校党委副书记、校社科联主席程刚、副校长陈文华、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校社科联副主席杜兰晓等领导出席了会议,校社科联第三届理事会全体理事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陈文华主持。  吴锋民代表学校党委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校社科工作者表达了问候。我校作为省哲学社会科学这支主力军中的重要成员,自成立以来,为学校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积极推进了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与兄弟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强劲势头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新要求相比,我们还有不少的差距,学科特色、话语权和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下一步,学校将依据中央和省里有关文件精神,围绕省重点建设高校的目标任务和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优化体制机制,研究制定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推动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为学校发展、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盛世豪在致辞中对我校社科联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充分肯定了我校社科工作取得的成绩。对如何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谈了几点意见。第一要旗帜鲜明,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保持理论上的坚定清醒。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积极传播正能量。牢牢守住意识形态阵地,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第二要凸显特色,努力提升社科研究水平。培育研究特色,搭建科研平台,活跃学术氛围。第三要主动有为,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加强应用对策研究。围绕改革发展实践,加强经验总结提炼。围绕文化浙江建设,加强社会科学普及。第四要夯实基础,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育引进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大力培养青年后备人才。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和学风建设。第五要完善机制,更好发挥高校社科联职能作用。  程刚代表校社科联第二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并谋划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他认为,高校作为社科工作的主力军,必须深刻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准确把握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奋发有为地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校社科联今后将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工作。校科研院负责人对《浙江理工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8-2022)》(征求意见稿)作了起草说明,对《浙江理工大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章程》作了修订说明。随后,大会表决产生了校社科联第三届理事会理事,理事会又表决产生了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理事。程刚当选为校社科联第三届主席,党委宣传部部长杜兰晓、发展规划处处长胡剑锋、经管学院院长程华、法政学院院长王健当选为副主席,科研院副院长王晓蓬当选为秘书长。  陈文兴致闭幕词。他代表学校党政班子,向当选的第三届理事会理事表示祝贺,向全体与会代表和广大社科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对努力开创我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提出了要求和希望。

  • 图片新闻

    摘要:图片新闻   本报讯(科研院 机械学院)近日,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正式发文,我校省“千人计划”特聘教授窦华书牵头申报的“流体工程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正式获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类)认定。该国际合作基地由我校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佐贺大学、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伊朗阿米尔卡比尔理工大学和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等国外研究机构合作建设。  该基地2015年被认定为“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通过多元化的国际合作,开展了基础和应用研究及产业化开发,承担了多个国家科研项目及地方项目,推动了人才引进和交流。基地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探索并建立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在流体传输技术、流体计量技术、流体调节技术、噪声控制技术、流动腐蚀技术和流动控制及系统集成技术等方向研究特色鲜明。基地旨在应用流体工程技术核心理论,提升高端流体工程装备稳定性;应用智能化技术提高流体机械效率,实现降噪增效和节能减排;通过国际科技合作,推动辐射区域流体机械产品出口和产业化推广,促进浙江省乃至全国流体机械及工程相关领域的先进工业与节能技术的发展。  截止目前,我校建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家,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围绕所在学科领域,深度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高水平科技成果,逐渐成为学校对接全球科技资源,实现合作共赢重要平台和载体。

  • 图片新闻

    摘要:图片新闻   我校两个团队入选首批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本报讯(人事处 钱宽)近日,省教育厅公布了第一批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名单,我校两个团队顺利入选。  经过高校推荐、专家评审以及省教育厅厅长办公会议审定,首批共选定27个高水平创新团队。我校崔宝玲教授带头的“高端流体装备技术”创新团队与郭玉海研究员领衔的“工程用纤维及集聚体”创新团队成功入围。  首批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认定工作,是根据《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为进一步集聚、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能为国家和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高水平科技创新群体,创新高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机制而开展的。我校积极响应申报工作,先组织各学院进行团队组建与推荐工作,之后为递交申请的9个创新团队组织公开答辩并由校学术委员会进行评议。最终,经学校审定,推荐其中的3个团队参加全省评选。  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期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校将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引导入选团队以申请书为主要依据,大力加强团队建设,聚焦核心任务,突出优势特色,整合创新资源,聚集创新力量,将创新团队作为引育人才的重要基地,按照产教融合的要求,引领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衔接,培育和集聚一批创新人才。a